2025级中文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5 级中文专业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中文

专业代码:

570209

所属教研室:

文史教研室

所属学院:

基础教育学院

制定人:

陆时红

审核人:

思维

编制日期:

20256月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

 

 

编制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于三年高职全日制专业,由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专业教学团队与长沙上弦月影视文化公司、长沙禧瑞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制订,并经学校审定、批准实施。

主要编制人:

工作单位

姓名

职务或职称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鲁良

校长、教授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段学文

副校长、副教授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何子恢

副校长、副教授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维

院长、教授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卧勇

学院书记、副教授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陆时红

专业负责人、副教授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廖均梅

副教授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刘英艳

副教授

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胡林

副教授

长沙上弦月影视文化公司

邓建平

总经理

长沙禧瑞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杨耀

董事

 

 

 

 

 

 

 

 

 

 

 

 



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中文

专业代码:570209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通过行业、企业与相关事业单位调研,综合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确定本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如下:面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 育的教师等职业,面向文化艺术等行业的写作与编辑、宣传与管理等岗位 (群)。职业面向具体描述如表1。

1  中文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

(代码)

所属专

业类

(代码)

对应

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

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教育与体育大

57

 

 

中文

570209

教育(83

小学教师(2-08-02-04

其他教学人员(2-08-99)

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育辅导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

新闻和出版业86

编辑(2-10-02)

文字编辑、网络编辑

文秘证新媒体编辑师证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等知识,具备良好的阅读、鉴赏、写作和口语表达等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推广、文案写作与编辑、文化活动创意与划、宣传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具有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具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永不停息的创新意识。

3)具备从事中文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备创新精神、自觉学习的态度和立业创业的意识;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形成科学的就业观、创业观和人生观。

4)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达到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主动适应现实环境,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有正常的人际关系和团队精神。

5)具有良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核心素养,科学文化基础和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等知识文化素养,能够助力职业成功的较深厚的人文素质和一定的艺术素质,具有科学的职业观和职业生涯规划,具有自己所选定的基础教育、新闻和出版业、文化旅游等行业的职业岗位群中的相应职业所需的从业素质。

2.知识

1)掌握本专业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

2)掌握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3)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理论知识和教学理论知识。

4)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领域数字化教学理论知识,以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理论知识。

5)掌握教育教学、现代传媒等职业岗位群中相应职业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

6)熟悉文字编辑、网络编辑、教师等一线工作岗位要求,以及相关行业的前沿信息。

3.能力

1)具有良好的阅读鉴赏和审美能力、口语表达和沟通协调能力、文案写作和编辑能力;

2)具有良好的创意与策划、组织与管理能力,能运用传播工具和平台开展文化宣传工作;

3)具有良好的课堂设计与实施能力、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

4)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新媒体的能力;

5)具有观察、分析、判断、归纳能力,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矩阵表

2   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矩阵表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

主要支

撑课程

知识

能力

素质

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培教辅

1.备课;

2.说课;

3.小学语文教学

4.小学语文辅导

5.创意写作指导

1.掌握本专业所要求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

2.掌握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3.熟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规律与学习规律,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

 

1.学会备学生备场地备教材具备撰写教案的能力;

2.具备说课的能力;

3.教学得法,针对性

1.具备从事中文专业工作所必须的专业知识素质;

2.具有良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核心素养,科学文化基础和中国语言文学、文化等知识文化素养

3.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爱心与教育情怀,关爱学生成长,创新思维,因材施教。

 

教育学;心理学;

小学语文教学法;

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

课程与教学论;

教师口语;

儿童文学作品选讲;

小学班级管理;

创意写作


 

 

 

 

 

 

记者、编辑、新媒体编辑

 

1.策划并执行采访,挖掘新闻素材;

2.撰写消息、通讯等各类新闻稿件

3.撰写文稿,审核稿件,修正文字错误与逻辑问题;

4.创作软文,制作图文、视频等多形态新媒体内容;

5.分析数据,优化文稿内容策略与发布形式

 

1.掌握本专业所要求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

2.熟悉文字编辑规范、内容策划方法掌握采、编写的基本知识

3.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采访策划知识、新闻写作技巧

4.了解新媒体运营模式、多媒体内容制作技术(图文/视频)、数据分析工具原理。

 

1.具有良好的文案写作和编辑能力;

2.具有良好的创意与策划、组织与管理能力;

3.具备独立采访的能力,具备撰写新闻稿件的能力;

4.具备新媒体内容创意与策划的能力、图文排版与视频剪辑的能力、数据分析与策略优化的能力。

 

1.具有新闻和出版业行业的职业相应职业所需的从业素质

2.具有较高政治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保持对新闻事件的好奇心与洞察力;

3.秉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具备深厚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

4.富有创新意识与网感,能快速捕捉热点;具备抗压能力应对高强度内容更新。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采编与制作;

人际沟通实务;

网络新闻与编辑;

文化创意与策划;

企业文化与企业宣传;

创意写作

(二)课程设置

本专业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课程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任选课程、专业限选课程构成;集中实践课程,由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组成。总共51门课程,2552学时,140学分。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公共基础任选课程)21门课程。 832课时,47学分。

公共基础必修课程(19门):

本专业开设公共基础必修课程有: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国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与实践、大学体育(健康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信息技术、五育之美、“四史”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共19门课程,800课时,45学分。

公共基础任选课程(2门):

公共基础任选课程包括有人文社科模块、自然科学模块、体育健康模块、美育艺术模块、创新创业模块,在五个模块中选修2门课程(其中美育艺术模块课程必选一门),32课时,2学分。

2.专业(技能)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专业拓展、专业任选课程。共计26门课程,1024课时,64学分。

1)专业基础必修课程(8门):

主要开设新媒体概论、语言学基础、文学概论、书法基础、写作基础、 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共8门课程,17学分,272学时。

2)专业核心必修课程(8门):

主要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名篇选读、教学设计与教学技能、文化创意与策划、新媒体采编与制作,共8门课程,27学分,432学时。

3)专业限选课(5门):

主要开设秘书实务、人际沟通实务、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 网络新闻与编辑,共5门课程,16学时,10学分。

4)专业任选课(5门):

专业任选课程主要开设小学语文教学法、儿童文学作品选读、创意写作、办公软件应用、普通话训练与测试、茶道文化等共6门课程,学生从中选修5门课程,160课时,10学分。

3.集中实践(训)课程

实践教学课程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共4门课程,696课时,29学分。

(三)课程描述

1.公共基础课课程设置及描述

见附表1——《中文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中公共基础必修课部分。

2.专业课课程设置及描述

见附表2——《中文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中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方向)课、专业任选课部分。

3.实践课课程设置及描述

见附表3——《中文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中实践教学课部分。

(四)课证融通与学分置换

本专业实行“课证融通与学分转换 ”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可参照学校《学分认定与置换管理办法》折算成相应学分,同时可置换相关课程,具体规定如表3。

3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转换学分及课程表

 

序号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级及可转换的学分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可置 换的专业课程

等级

折算学分

1

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合格

4

专业(技能)核心课程任1门

2

普通话等级证

一级甲等

4

普通话

一级乙等

3

二级甲等

2

3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MSOffice高级应用考试

二级及以上

 

2

办公自动化

4

全国英语等级证书

六级及以上

6

专业(技能)核心课程任1门

四级

4

A级

2

大学英语

5

文秘证

初级

2

秘书实务

中级

2

6

新媒体编辑师证

合格

2

新媒体采编与制作


说明:

1.具体置换方式为:由学生在获得证书的学期末或下一学期初向系部 提出申请,由系部集中审批。

2.可根据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等级所转换的学分,对等置换表3 相应课程学分。

3.如若出现所获得的一个证书学分多于该门课程的实际学分,则多于 学分置换某一门课程的学分后自动清零,不能累加。

4.所有证书在置换学分后不能再次置换。

5.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学分置换累计不能超过6分。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周数分配表

4 教学周数分配表

学年

学期

总周数

军事

技能

训练

假日与机动(含入学 及毕业教育)

毕业

 

设计

复习

 

考试

 

 

课内

教学

1

20

2

2

 

2

 

 

2

12

2

20

 

1

 

2

 

 

1

16

3

20

 

1

 

2

 

 

1

16

4

20

 

1

 

1

1

 

1

16

5

20

 

1

3

1

1

6

 

8

6

20

 

 

2

 

 

18

 

0

合计

120

2

6

5

7

2

24

5

72

(二)学分与学时分配

5 毕业学分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教学课时数

总学时

总学分

实践教学比例

课程类别比例

理论课

实践课

1

必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

19

412

388

800

45

48.5%

31.3%

2

专业基础课程

8

120

152

272

17

55.88%

54.9%

3

专业核心课程

8

202

230

432

27

53.24%

4

集中实践课程

4

10

686

696

29

98.56%

5

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

2

24

8

32

2

25%

13.8%

6

专业限选课程

5

80

80

160

10

50%

7

专业任选课程

5

80

80

160

10

50%

合计

51

928

1624

2552

140

63.64%

100%

 


 

 

课内教学以16学时为基准折算为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每周计24学时, 1学分。本专业总学时为2552学时,总学分为140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学800,占比31.35%;专业课学时704,占比27.59%;集中实训总学时696占比27.29%选修课总学时352 占比13.8%。


 

(三)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6   2025级三年制中文专业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时学分分配

学期/课堂教学周数/周课时数

考核方式

开课部门

备注

总学时

学分

课时

类型

1

2

3

4

5

6

理论

实践

12周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必修课

1

思想道德与法治

05100110001

48

3

36

12

4*1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5100110002

32

2

28

4

 

2*16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05100110003

48

3

40

8

 

 

3*16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4

形势与政策

05100110004

16

1

12

4

4H

4H

4H

2H

2H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5

创新创业教育

08100110001

32

2

16

16

 

2*16

 

 

 

 

考查

工程训练中心

 

6

心理健康教育

01000110009

32

2

16

16

2*8

2*8

 

 

 

 

考查

学生工作处

 

7

军事理论

07000110001

36

2

36

0

36

 

 

 

 

 

考查

学生工作处

讲座

8

军事技能

07000110002

112

2

0

112

112H

 

 

 

 

 

考查

学生工作处

 

9

国家安全教育(一)(二)

05100110008  05100110009

16

1

4

12

8H

8H

 

 

 

 

考查

保卫处

讲座

10

劳动教育与实践

07000110003

16

1

4

12

4H

4H

4H

4H

 

 

考查

学生工作处

 

11

大学体育(健康教育)(一)(二)(三)(四)

02100110001   02100110002  02100110003  02100110004

108

7

16

92

2*12

2*14

2*14

2*14

 

 

考查

基础教育学院

 

12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08100110005

32

2

16

16

16H

 

 

 

16H

 

考查

招生就业处

讲座

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2000110101

16

1

12

4

2*8

 

 

 

 

 

考查

基础教育学院

 

14

大学英语(一)(二)

02100110007  02100110008
02100110009   

128

8

84

44

4*12

4*14

2*12

 

 

 

考试

基础教育学院

 

15

大学语文

02100110005

32

2

24

8

 

2*16

 

 

 

 

考试

基础教育学院

 

16

信息技术

04000110001

48

3

32

16

 

4*12

 

 

 

 

考试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分学院分期上

17

五育之美

05100110005

16

1

12

4

 

 

 

2*8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18

“四史”教育

05100110006

16

1

12

4

 

 

 

2*8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19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05100110007

16

1

12

4

 

 

 

 

2*8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小计

800

45

412

388

12

17

5

4

1

0

 

 

 

 

 

人文社科模块

 

 

 

 

 

 

 

 

 

 

 

 

 

 

10

演讲与口才

02100140001

16

1

12

4

 

 

 

 

2*8

 

考查

学前教育学院、艺术学院

 

1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

05100140001

16

1

12

4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12

中外名著导读

02100140002

16

1

12

4

 

 

 

 

 

 

考查

基础教育学院

 

13

国学经典导读

05100140002

16

1

12

4

 

 

 

 

 

 

考查

基础教育学院

 

 

自然科学模块

 

 

 

 

 

 

 

 

 

 

 

 

 

 

14

少儿趣味编程指导

04100140001

16

1

12

4

 

 

 

 

 

 

考查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15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04100140002

16

1

12

4

 

 

 

 

 

 

考查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16

STEAM课程设计与实施

04100140003

16

1

12

4

 

 

 

 

 

 

考查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17

人工智能导论

04100140004

16

1

12

4

 

 

 














































































































































































































































































































版权所以©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