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级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5级体育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体育教育

专业代码:

570110K

所属教研室:

体育教研室

制定人:

刘飞飞、张琳

审核人:

思维

编制日期:

202569

 

 

 

 

 

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制


目录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二、入学要求

三、修业年限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发展路径

(二)职业岗位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二)培养规格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岗位及典型工作

(二)课程设置

(三)课程描述

(四)课证融通与学分置换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周数分配表

(二)学分与学时分配

(三) 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四) 集中实践(综合实训)安排表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二)教学设施

(三)教学资源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

(六)质量管理

九、毕业要求

十、专业特色

、附录

附件1《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

附件2《人才培养方案审核表》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体育教育

专业代码:570110K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三年,最多可延长至5年(包括休学、留级、结业换发学历时间,但不包括服兵役的时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发展路径

1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

岗位类型

岗位名称

目标岗位

小学体育教师

发展岗位

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人员

迁移岗位

幼儿体育教练、体育培训机构教练员

 

(二)职业岗位

2  职业面向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教育与体育大类(57)

教育类(5701)

普通小学

育(8321)

小学教师

2-08-03-02)

其他教学人员

2-08-99)

体育专业教师

2-09-07)

 

职业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证书(小学体育

行业证书:裁判员、教练员证书(羽毛球、田径等项目)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专业代码:570110K,专业名称:体育教育,基本修业年限:三年,职业面向:面向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等职业。本专业立足体育教师岗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基础理论、体育学科知识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较强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班级建设与管理、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终身学习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吃苦耐劳、拼搏自强、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快乐健康的中国体育精神和规则意识;

4)具有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5)具有服务基础教育,热爱体育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和教育情怀。

6)具有较强的审美和创造美的意识,树立健康的审美观;

7)具有健康体魄,乐观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整和积极面对挫折、失败的素养。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国家教育和体育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信息技术、安全知识等;

3)掌握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育评价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体育课程标准知识;

4)了解少年儿童发展的主要理论和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最新成果;

5)掌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学校体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有关知识;

6)具有运用科学方法评价少年儿童体质健康的基础知识,掌握指导、策划与组织少年儿童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

7)掌握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的相关知识;

8)掌握体育课程的知识体系、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掌握体育活动的训练手段与组织方法、竞赛组织与裁判方法。

3.能力

1)具有自主学习、经验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具有自我认知、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4)具有观察、了解、分析少年儿童的能力,能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实施教育教学,科学合理选择教育策略和路径,结合学生个体与集体的学习实际制定教育教学计划;

5)具备良好的体育专业技能和审美能力,具有组织学校运动竞赛和体育活动的综合能力;具有根据学校实际指导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打造学校体育特色的综合能力;

6)具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能将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

7)具有班级及学校教育活动组织管理的能力;

8)初步掌握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能,能够对体育教学实践进行自我反思,发现存在问题,分析内在原因,探索改进策略,基本具备从事体育工作的科学研究能力;

9)具有专业职业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岗位及典型工作

3  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矩阵表

工作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

主要支撑课程

知识

能力

素质

 

 

 

 

体育与健康课教

 

1.掌握体育教学组织、方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要求;2.了解教育的发展、功能、评价等知识3.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内在差异等。

 

1.运用体育教学组织及方法于体育教学中;2.能运用科学的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3.能够应用各种原理和方法去分析和理解各种现象和解决有关问题

1.具有对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坚定投身家乡体育教育事业的信念;2.具备对教育工作的正确认识,对教育事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体育项目专项课程

体育大课间组织与

安排

 

1.掌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要求;2.掌握自编体操的编排方法

 

 

1.能制订小学大课间活动方案,能创编各技能动作的大课间活动内容并实施;2.掌具备组织校园体操比赛和执裁能力

 

1.增强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践行劳动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2.具备作为老师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敬业、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学校体育学、体操、班级管理及活动设计

 

课余体育训练

 

掌握有关运动训练的方法、手段、体能、训练计划

的基本知识。

 

能够按照训练计划制定的基本要求,独立完成各种类型训练计划的制定。

 

具备在体育教育中注重学生兴趣培养和心灵培育,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

 

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体育游戏创编与指导、运动项目专修课程。

校外体育竞赛

 

1.掌握运动竞赛的基本概念;2.熟悉运动竞赛常用赛制

能够在工作、交流中正确使用运动竞赛专业术语。

1.具备公平、公正的规则意识;2.具备认真细致的工匠精神

体育竞赛组织与策划、运动项目专修课程

校园体育竞赛工作组织与安排

 

1.掌握运动竞赛的基本概念;2.熟悉运动竞赛常用赛制;3.掌握小型赛事规程制定和竞赛组织、编排的方法

1.能够在工作、交流中正确使用运动竞赛专业术语;2.能够为小型赛事制定相应的竞赛规程,完成竞赛编排并组织实施

1.具备公平、公正的规则意识;2.具备认真细致的工匠精神;3.具备缜密的思维

 

 

体育竞赛组织与策划、运动项目专修课程

 

(二)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课程。总共52门课,144学分,2628学时。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与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共计25门课程,46学分。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公共基础必修课程18门,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创新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国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与实践、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信息技术,大学体育、五育之美、“四史”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共39学分。

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公共基础选修课程7门,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分为限选课程与任选课程。其中限选课程包括职业素养、艺术、基础数学、基础化学、基础物理5课程共计5学分;任选课程包括人文社科模块、自然科学模块体育健康模块、美育艺术模块创新创业模块22门,个模块中任选两个模块任选1门课程,共两门课程,共计2学分。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共计7学分。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共计23门课程,100学分。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10门,包括:运动解剖生理学、运动保健、运动训练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法规、教育学原理、体育教学论、三字一画、班级管理及活动设计、体育竞赛组织与策划,20学分。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8门,包括:田径、篮球、足球、排球、武术、体操、学校体育学、体育游戏创编与指导,20学分。

3)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拓展课程5门,包括体育与健康模块、专项选修课程与职业模块选修课程,其中体育与健康模块包括羽毛球健美操跆拳道第一专项选修课程包括羽毛球、跆拳道、、武术、游泳、篮球、足球、(学生在6门课程里面任选门课程作为第一专修课程);第二专项选修课程包括健美操、健身指导、气排球、轮滑、花绳、舞龙舞狮(学生在6门课程里面任选门课程作为第二专修课程)。

3.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课程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训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共计4门课程,32学分。

(三)课程描述

1.公共课课程设置及描述

见附表1——《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中公共基础必修课部分。

2.专业课课程设置及描述

见附表2——《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中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方向)课部分。

3.实践课课程设置及描述

见附表3——《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中实践教学课部分。

(四)课证融通与学分置换

本专业实行“课证融通与学分转换”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可参照学校《学分认定与置换管理办法》折算成相应学分,同时可置换相关课程,具体规定如表3

4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转换学分及课程表

序号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类型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

书及可转换的学分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可置换的课程

等级

折算学分

1

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合格

4

专业(技能)核心课程任选1门

2

普通话等级证书

一级甲等

4

普通话训练与测试

一级乙等

2

二级甲等

1

3

全国英语等级证书

六级及以上

6

专业(技能)核心课程任选1门

四级

4

A级

2

大学英语

4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MSOffice高级应用考试

二级及以上

2

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任选1门

5

裁判员证书

一级

2

专业方向选修或专业技能选修课程中的任意1门

二级

1

6

教练员证书

高级

2

专业方向选修或专业技能选修课程中的任意1门

中级

1

初级

0.5

说明:

1.具体置换方式为:由学生在获得证书的学期末或下一学期初向二级学院提出申请,由二级学院集中审批。

2.可根据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等级所转换的学分,对等置换表3相应课程学分。

3.如若出现所获得的一个证书学分多于该门课程的实际学分,则多于学分置换某一门课程的学分后自动清零,不能累加。

4.所有证书在置换学分后不能再次置换。

5.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学分置换累计不能超过6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周数分配表

5  教学周数分配表

学年

学期

军事技能训练

假日与机动(含入学及毕业教育)

毕业

设计

复习

考试

认识

实习

专业实训

岗位

实习

其他

1

20

2

2

 

1

 

 

 

1

14

2

20

 

1

 

2

 

 

 

1

16

3

20

 

1

 

1

1

 

 

1

16

4

20

 

1

 

1

 

1

 

1

16

5

20

 

1

3

1

 

1

6

 

8

6

20

 

 

2

 

 

 

18

 

0

合计

120

2

6

5

6

1

2

24

4

70

)学分与学时分配

6  毕业学分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门数

教学课时数

总学时

总学分

实践教学比例

课程类别比例

理论课

实践课

1

必修课程

公共基础必修课

18

392

300

692

39

43.35%

26.33%

2

专业基础必修课

10

268

52

320

20

16.25%

53.58%

3

专业核心课

8

64

256

320

20

80.00%

4

集中实践课

4

0

768

768

32

100.00%

5

选修课程

公共基础选修课

7

78

34

112

7

28.57%

20.09%

6

专业选修课

5

58

358

416

26

86.06%

合计

52

860

1768     

2628

144

67.28%

100.00%

课内教学以16学时为基准折算为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每周计24学时,1学分。本专业总学时为2628学时,总学分为144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学时804(包含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基础选修课),占比30.59%;专业技能课总学时1824(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集中实践课和专业选修课),占比69.41%;实践性总学时1768,占比67.28%;选修课总学时528学时,占比20.09%。具体如表6。

(三)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7  进程表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

学时学分分配

学期/课堂教学周数/周课时数

考核方式

开课部门

备注

总学时

学分

课时类型

1

2

3

4

5

6

理论

实践

12

17

16

17

13

 

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必修课

 

思想道德与法治

05100110001

48

3

36

12

4*12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5100110002

32

2

24

8

 

2*16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05100110003

48

3

40

8

 

 

3*16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形势与政策

05100110004

16

1

12

4

4H

4H

4H

2H

2H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座

创新创业教育

08100110001

32

2

16

16

 

2*16

 

 

 

 

考查

招就处

 

心理健康教育

01000110009

32

2

16

16

2*8

2*8

 

 

 

 

考查

学前教育学院

 

军事理论

07000110001

36

2

36

0

36

 

 

 

 

 

考查

学生处

讲座

军事技能

07000110002

112

2

 

112

112H

 

 

 

 

 

考查

学生处

 

国家安全教育(一)(二)

05100110008  05100110009

16

1

4

12

8H

8H

 

 

 

 

考查

保卫处

讲座

劳动教育与实践

07000110003

16

1

4

12

4H

4H

4H

4H

 

 

考查

学生处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08100110005

32

2

16

16

16H

 

 

 

16H

 

考查

招就处

讲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2000110101

16

1

12

4

2*8

 

 

 

 

 

考查

基础教育学院

 

大学英语(一)(二)(三)

02100110007  02100110008

02100110009   

128

8

84

44

4*12

4*14

2*12

 

 

 

考试

基础教育学院

 

大学语文

02100110005

32

3

24

8

 

2*16

 

 

 

 

考试

基础教育学院

 

信息技术

04000110001

48

3

32

16

 

4*12

 

 

 

 

考试

现代教育技术学院

 

公共选修课

五育之美

05100110005

16

1

12

4

 

 

 

2*8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座

“四史”教育

05100110006

16

1

12

4

 

 

 

2*8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讲座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

05100110007

16

1

12

4

 

 

 

 

2*8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小计

692

39

392

300

8

16

5

4

2

 

 

 

 

公共任选课

职业素养

00100130001

16

1

10

6

 

 

2*8

 

 

 

 

各二级学院

讲座

艺术

03100130003

16

1

8

8

2*8

2*8

2*8

2*8

 

 

考查

学前教育学院、艺术学院

 

基础数学

02100130003

16

1

12

4

2*8

 

 

 

 

 

考查

基础教育学院

 

基础化学

02100130004

16

1

12

4

2*8

 

 

 

 

 

考查

基础教育学院

 

基础物理

02100130005

16

1

12

4

2*8

 

 

 

 

 

考查

基础教育学院

 

小计

80

5

44

26

6

2

2

 

 

 

 

 

 

人文社科模块

 

 

 

 

 

 

 

 

 

 

 

 

 

 

演讲与口才

02100140001

16

1

12

4

 

 

 

 

 

 

考查










































































































































































































































































































































































































版权所以©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