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社会体育
专业代码:570301
二、入学要求
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3年,最多可延长至5年(包含休学、留级、结业换发学历时间,但不包括服兵役时间)。
四、职业面向
职业面向具体描述如表1。
表1 社会体育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 (代码) | 所属专 业类 (代码) | 对应 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 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教育与体育大类 (57) | 体育类 (5703) | 体育(89)、 娱乐业(90)、体育社会团体(95) | 体育专业人员(2-09-07),其他文学艺术、体育专 业人员(2-09-99 ), 健身与娱乐场所服务人员(4-13-04) | 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人员 | 职业资格证:社会体指导员证、游泳救生员 1+X证书:运动营养咨询与指导 行业证书:裁判员技能等级证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全民健身指导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等知识,具备全民健身指导服务等能力,面向体育和商业服务业行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社会体育活动组织管理人员、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人员等岗位(群),能够从事全民健身体育项目指导与培训,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国民体质监测服务、青少年体育教练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要求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7)具有吃苦耐苦、精益求精、拼搏进取的体育匠才意志品质。
(8)具有创新求实、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的运动教练职业精神。
(9)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意识,养成遵守社会体育行业相关职业守则意识。
2.知识要求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相关知识。
(3)掌握社会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人体测量与评价相关的理论知识。
(5)掌握健身运动处方、康复运动处方、常见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6)掌握羽毛球、游泳、篮球、足球、少儿体适能、体育舞蹈、跆拳道项目以及社区常见运动项目(包括气排球、广场舞、健身武术、花绳、轮滑、飞盘、健身指导)的基础理论,包括技术原理、技术规则、训练方法等。
(7)掌握大众体育健身咨询指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8)掌握社会体育活动和赛事策划、组织和管理、体育竞赛裁判等基本理论与方法。
(9)掌握体育产业营销与运营知识,熟悉各运动项目健身场馆管理与营运的理论与方法。
3.能力要求
(1)具有好学勤学善学的学习能力,审问慎思明辨的思维能力,爱劳精技笃行的践行能力,竞争合作立人的竞合能力,乐业精业敬业的创业能力。
(2)具有良好的体质测评与分析能力,能够对各人群或个人进行国民体质测量,并正确分析与评价其结果,为大众体育提供技术咨询与指导。
(3)具有开具运动处方的能力,能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身体状况的会员,按照体质测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阶段运动处方和课次运动处方。
(4)具有羽毛球、游泳、篮球、足球、体育舞蹈、跆拳道项目以及社区常见运动项目(包括气排球、广场舞、健身武术、花绳、轮滑、飞盘、健身指导)的运动技能及其健身指导能力,能够对社会大众健身人群进行科学健身指导。
(5)具有以上各运动项目的执裁能力,能够执裁某项运动赛事。
(6)具有基本的运动损伤处理与防治能力,能对常见运动损伤进行单处理,科学指导社会大众健身人群进行运动损伤预防。
(7)具备传播体育科学知识的能力,能正确传播全民健身政法
规、运动营养、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运动心理等体育科学知识,并具备初步开展社会体育领域相关研究的能力。
(8)具有大众体育活动策划、组织、推广的能力,能够策划、组织、推广实施小型社会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并能对社会体育活动进行常规组织和管理。
(9)基本具有健身场馆的管理与营运能力,能够参与健身场馆管理与运营、体育市场及体育相关产业的营销。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矩阵表
表2 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矩阵表
工作岗位 | 典型工作任务 | 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 | 对应课程 |
知识 | 能力 | 素质 |
社会 体育 指导 员 | 国民体质测量与评价 | 掌握社会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人体测量与评价相关的理论知识。 | 具有良好的体质测评与分析能力,能够对各人群或个人进行国民体质测量,并正确分析与评价其结果。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 运动解剖学、生理学、国民体质测量与评价 |
运动处方的制定 | 掌握社会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健身运动处方、康复运动处方、常见慢性疾病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 具有开具运动处方的能力,能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身体状况的会员,按照体质测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阶段运动处方和课次运动处方。 | 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和创新思维 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 运动处方 |
运动项目健身指导 | 掌握篮球、跆拳道、羽毛球、游泳、围棋项目以及社区常见运动项目(包括气排球、篮球、广场舞、健身武术、花绳)的基础理论,包括技术原理、技术规则、训练方法等。 | 具有社区常见运动项目的运动技能及其健身指导能力,能够对社会大众健身人群进行科学健身指导;具有以上各运动项目的执裁能力,能够执裁某项运动赛事;具有基本的运动损伤处理能力,能对常见运动损伤进行单处理。 | 具有吃苦耐苦、精益求精、拼搏进取的体育匠才意志品质;具有创新求实、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的运动教练职业精神。 | 田径、体操、篮球、羽毛球、游泳、体育游戏、运动专项体能、训练广场舞、 健身武术、气排球、篮球、花绳、乒乓球 |
体育科学知识传 播 | 掌握大众体育健身咨询指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具备传播体育科学知识的能力,能正确传播全民健身政策法规、运动营养、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运动心理等体育科学知识。 |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 运动解剖生理学、运动营养学、运动防护与急救、锻炼心理学、运动专项体能训练 |
体育活动策 划与组织 | 掌握社会体育活动和赛事策划、组织和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各运动项目健身场馆管理与营运的理论与方法。 | 具有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的能力,能够策划、组织、实施小型社会体育活动或体育赛事;并能对社会体育活动进行常规组织和管理。 | 勇于奋斗,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 | 实用体育管理学、社会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经营性场所健身指导、公益性场所健身指导 |
(二)课程设置
本专业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两类,公共课程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集中实践课程组成,总共40门,144学分,2652课时。
1.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与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共计21门课程,41学分。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公共基础必修课程18门,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创新创业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与实践、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信息技术,五育之美,“四史”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共38学分。
(2)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公共基础选修课程3门,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分为限选课程与任选课程。其中限选课程为艺术,计1学分,任选课程包括人文社科模块、自然科学模块、美育艺术模块、创新创业模块,四个模块中,任选两个模块,任选两门课程,共两门课程,共计2学分。公共基础选修课程共计3学分。
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共计15门课程,70学分。
(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6门,包括:运动解剖生理学、田径、体操、运动营养学、运动防护与急救、锻炼心理学,12学分。
(2)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7门,包括:实用体育管理学、国民体质测量与评价、社会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运动处方、体育游戏、运动专项体能训练、第一专项课(羽毛球、游泳、篮球、足球、跆拳道、体育舞蹈六选一),34学分。
(3)专业选修课程:专业选修2门,八选二专业辅项课程(气排球、广场舞、健身武术、花绳、轮滑、飞盘、少儿体适能、健身指导),共24学分。
3.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课程包括认知实习、专业实训、岗位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共计4门课程,33学分。
(三)课程描述
1.公共课课程设置及描述
见附表1——《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中公共基础必修课部分。
2.专业课课程设置及描述
见附表2——《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中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部分。
3.实践课课程设置及描述
见附表3——《社会体会专业课程设置及描述》中实践教学课部分。
(四)课证融通与学分置换
本专业实行“课证融通与学分转换”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可参照学校《学分认定与置换管理办法》折算成相应学分,同时可置换相关课程,具体规定如表3。
表3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转换学分及课程表
序号 |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类型 |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 书及可转换的学分 | 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可置换的课程 |
等级 | 折算学分 |
1 | 社会指导员证书/游泳救生员证书 | 合格 | 4 | 专业(技能)核心课程任选1门 |
2 | 普通话等级证书 | 一级甲等 | 2 | 普通话训练与测试 |
一级乙等 | 1 |
3 | 全国英语等级证书 | 六级及以上 | 6 | 大学英语 |
四级 | 4 |
A级 | 2 |
4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MSOffice高级应用考试 | 二级及以上 | 2 | 计算机应用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任选1门 |
5 | 裁判员证书 | 一级 | 2 | 专业方向选修或专业技能选修课程中的任意1门 |
二级 | 1 |
6 | 教练员证书 | 高级 | 2 | 专业方向选修或专业技能选修课程中的任意1门 |
中级 | 1 |
初级 | 0.5 |
说明:
1.具体置换方式为:由学生在获得证书的学期末或下一学期初向二级学院提出申请,由二级学院集中审批。
2.可根据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等级所转换的学分,对等置换表3相应课程学分。
3.如若出现所获得的一个证书学分多于该门课程的实际学分,则多于学分置换某一门课程的学分后自动清零,不能累加。
4.所有证书在置换学分后不能再次置换。
5.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学分置换累计不能超过6分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周数分配表
表4 教学周数分配表
学年 | 学期 | 总 周 数 | 军事技能训练 | 假日与机动(含入学及毕业教育) | 毕业 设计 | 复习 考试 | 认识 实习 | 专业实训 | 岗位 实习 | 其他 | 课 内 教 学 |
一 | 1 | 20 | 2 | 2 | | 1 | | | | 1 | 14 |
2 | 20 | | 1 | | 2 | | | | 1 | 16 |
二 | 3 | 20 | | 1 | | 1 | 1 | | | 1 | 16 |
4 | 20 | | 1 | | 1 | | 1 | | 1 | 16 |
三 | 5 | 20 | | 1 | 3 | | | 2 | 6 | | 8 |
6 | 20 | | | 2 | | | | 18 | | 0 |
合计 | 120 | 2 | 6 | 5 | 5 | 1 | 3 | 24 | 2 | 72 |
(二)学分与学时分配
表5 毕业学分与学时分配表
序号 | 课程类别 | 课程门数 | 教学 课时数 | 总学时 | 总学分 | 实践教学比例 | 课程类别比例 |
理论课 | 实 践 课 |
1 | 必修课 | 公共基础必修课 | 18 | 396 | 296 | 692 | 38 | 42.77% | 26.09% |
2 | 专业基础必修课 | 6 | 118 | 74 | 192 | 12 | 38.54% | 57.62% |
3 | 专业核心课 | 7 | 122 | 422 | 544 | 34 | 77.57% |
4 | 集中实践课 | 4 | 0 | 792 | 792 | 33 | 100% |
5 | 选修课 | 公共基础选修课 | 3 | 32 | 16 | 48 | 3 | 33.33% | 16.29% |
6 | 专业选修课 | 2 | 12 | 372 | 384 | 24 | 96.88% |
合计 | 40 | 680 | 1972 | 2652 | 144 | 74.36% | 100.00% |
课内教学以16学时为基准折算为1学分,集中实践教学每周计24学时,1学分。本专业总学时为2652学时,总学分为144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学时740学时(包含公共基础必修课和公共基础选修课),占比27.90%;专业技能课总学时1912学时(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集中实践课和专业选修课),占比72.10%;实践性总学时1972,占比74.36%;选修课总学时432学时,占比16.29%。具体如表5。
(三)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表6 进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代码 | 学时学分分配 | 学期/课堂教学周数/周课时数 | 考核方式 | 开课部门 | 备注 |
总学时 | 学分 | 课时类型 | 1 | 2 | 3 | 4 | 5 | 6 |
理论 | 实践 | 14 | 16 | 16 | 16 | 8 | |
公共基础课 | 公共基础必修课 | 1 | 思想道德与 法治 | 05100110001 | 48 | 3 | 36 | 12 | 4*12 | | | | |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2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05100110002 | 32 | 2 | 24 | 8 | | 2*16 | | | |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3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05100110003 | 48 | 3 | 40 | 8 | | | 3*16 | | | | 考试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4 | 形势与政策 | 05100110004 | 16 | 1 | 12 | 4 | 4H | 4H | 4H | 2H | 2H |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5 | 创新创业教育 | 80000110001 | 32 | 2 | 16 | 16 | | 2*16 | | | | | 考查 | 工程训练中心 | |
6 | 心理健康教育 | 01000110009 | 32 | 2 | 16 | 16 | 2*8 | 2*8 | | | | | 考查 | 学前教育学院 | |
7 | 军事理论 | 07000110001 | 36 | 2 | 36 | 0 | 36 | | | | | | 考查 | 学生工作处 | 讲座 |
8 | 军事技能 | 07000110002 | 112 | 2 | 0 | 112 | 112H | | | | | | 考查 | 学生工作处 | |
9 | 国家安全教育(一)(二) | 05100110008 05100110009 | 16 | 1 | 4 | 12 | 4H | 4H | 4H | 4H | | | 考查 | 保卫处 | 讲座 |
10 | 劳动教育与实践 | 07000110003 | 16 | 1 | 4 | 12 | 4H | 4H | 4H | 4H | | | 考查 | 学生工作处 | |
11 | 职业发展与就业 指导 | 08100110005 | 32 | 2 | 16 | 16 | 16H | | | | 16H | | 考查 | 招生就业处 | 讲座 |
12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02000110101 | 16 | 1 | 12 | 4 | 2*8 | | | | | | 考查 | 基础教育学院 | |
13 | 大学英语(一)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